01
一个陈阿姨问我,说她想回老家不再带孙子了,但又怕啥也不干会让儿子和儿媳怨她、恨她,毕竟她孙子也就一岁多点,肯定还需要人照顾,如果她这个时候不出力了,那往后她每月给儿媳转个两三千块钱,行不行?
我有点不解,问她,您是身体原因想歇歇吗?真是暂时帮不了带孩子,那给儿子和儿媳好好说一下,也没啥啊,干什么要恨您?而且怎么还要每个月再给儿媳转钱呢?难道您儿子这结了婚、有了娃,还得让您这一把年纪的人养着供着吗?
听我这样说,陈阿姨很是悲伤,她叹着气、摇着头,两个手摆了很久才吐出一句话: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啊!我现在给他们带着孩子就没得到过好脸色,真是一走了之、往后啥也不管,那百分百会被他们当成仇人啊!
接着,陈阿姨便讲了她为何要说这些话。
她是在她儿媳离预产期还有26天到儿子家的,在去之前,她就反复告诉自己,到了儿子家,一定要少说话、多做事,儿子和儿媳让干啥就干啥、让怎么做就怎么做,千万别拿她们那老一辈的标准和想法去说教。可她即便提前给自己做了那么多的思想工作,到了地方以后,她还是被现实给狠狠上了一课。
展开剩余86%怎么了呢?
她儿媳根本就不带理她的,或者说从没拿正眼看过她。
就拿最简单的来说:她问儿媳吃什么饭,有没有忌口的,儿媳耷拉着眼皮回她“随便,没有”,可等她做好了以后,儿媳不是拿着筷子搅拌两下就不吃,就是立马拿手机点个外卖,她关心似的问一下,儿媳都不带搭腔;她用洗衣机洗衣服吧,儿媳说有的衣服不能放洗衣机里搅,会弄坏!她换成手洗吧,儿媳又嫌拧的有褶皱印子,她还没说,提前分一下类,把手洗的放一堆,洗衣机洗的放一堆,结果儿媳毫不客气地怼她“事儿真多”;甚至不管她儿子在不在家,儿媳都不会单独和她在一起,哪怕是周末,如果她要是一直在客厅,那儿媳能一天都不带出卧室。
最初,她想着是因为没和儿媳一起生活过,突然住一起了,儿媳不自在、不适应,等有了孙孙后,她们婆媳多磨合一下就会变好的。为此,她劝自己多让让、多包容,可谁知,孙子出生后,儿媳对她的态度更加的冷峻了,除了孩子哭时,会和她说句话,别的时间,一个字都懒得说。
这还没完,儿媳出院回家后,她发现自己怎么也伺候不好儿媳的胃口:做的饭不是咸了就是淡了;荤菜做得多,被埋怨咋忘了医生的叮嘱,饭得清淡、好消化,素菜多一些吧,又说她竟让吃些没营养的,就连她做个汤,儿媳也会挑刺,说“不考虑大人,只顾孩子,就会做些下奶的汤水喝!”
还有,她把孙子和自己放一屋,啥时候吃奶了啥时候再抱到儿媳那里,儿媳说她折腾大人还折腾孩子,她让孙子和儿媳一直住主卧吧,儿媳又烦得不行,说她没眼力劲儿,不心疼人,让坐着月子的女人还操心孩子!最关键的是,她给孙子换尿片的时间还得严格把握,不能太勤换,因为会浪费,但也不能为了省、太长时间换一次,不然孩子捂得难受,但凡她做得不如儿媳的意,那一定会被训斥!至于孩子夜里喝奶,那更别提了,她几乎每次都会被说。
那儿媳这样的态度,她儿子就没有意见吗?
没有,不仅如此,她左右为难时,没少问儿子该咋做,可她儿子从不当回事儿,就只说让她多担待点,说等她呆时间长了点,慢慢就能摸出来儿媳的喜好了。
她没有办法,只好忍气吞声、小心谨慎,不管干啥,都一边干着一边观察儿媳的脸色,但凡看见儿媳皱个眉头,她立马就停止当时的动作,哪怕是饭,她也是及时地撤走。
她发愁了好一阵儿,不知往后该怎么和儿媳相处,也不知啥时候能好受一些,原本她还想过实在不行,就让她亲家过来一段时间,可未曾想,随着她孙子办满月宴,她把亲朋好友随得礼钱都给了儿子和儿媳,儿媳竟然开始给了她笑脸,而且还主动和她说话了,虽然每次说不了几句,但她明显的感到不一样。
也是儿媳的突然改变,让她瞬间反应了过来:是不是因为过来帮忙了,但没有啥钱能给儿子,所以儿媳才用板着脸、不理她的方式去示威、抗议?
可她再一想,当初儿媳嫁给她儿子,她家啥情况,儿媳也不是不知道呀,再者,这结婚时,儿媳家要这要那,彩礼十来万,五金、改口费、上下车费加在一起也有十来万了,再加上她家买房买车,她们老两口攒了大半辈子的钱真是花了个精光!她们一没有借钱娶儿媳妇、让儿媳妇嫁过来就背债,二没有哄着骗着,这些儿媳难道心里都不清楚吗?
也是实在不想因为钱让儿媳失望,更不想和儿媳闹得太僵,她壮着胆子私底下问儿子,是不是她来帮忙,每个月还得拿些钱给儿子花啊?如果儿子两口子真是压力大,那儿子就去问一下儿媳,看她每个月得掏多少腰包出来?多的话她也没有,毕竟她老头子在外面工地干杂活,就挣那点钱,但少的话,她或许也能满足。
好在她儿子还算有良心,说她想多了,怎么可能让她带着孩子再出着钱?她和她老伴儿如今身体健健康康的,没给儿子添负担够不错的了,哪里还会让她还给钱呢?儿媳那里,儿子会抽个时间好好聊聊,争取让一家人和和睦睦的。
儿子的话宽慰了她不少,也让她有了继续待下去的动力,她边劝自己多忍让,边期待和儿媳关系能尽早变好,可也不知道儿子到底和儿媳沟没沟通,随着礼钱在儿媳那里逐渐没了“新鲜劲儿”,以及儿媳产假结束、回去上班,她越发的觉得自己带孙子的日子是如此难熬。
儿媳那时尽管就晚上下了班在家,但家里安了一个监控,有时候,她自己都没注意的小事,比如,孩子吃手了,她没洗手就给孩子热奶喝了,她在厨房做饭把孩子一个人扔客厅玩了,孩子在垫子上歪倒时、没见她人在旁边了,孩子睡着时、她玩手机没在一旁守着等等,儿媳也不知是不是一直盯着监控,动不动就给她打电话、发语音问罪,搞得她紧张兮兮,感觉路都快走不好了。
这其实还不是最让她心酸的,因为她觉得那些小事只要留了意、改正好,还是能避免和儿媳起冲突的,最憋屈的就是,她不管做了多少、不管做了多好、更不管有多讨好,她儿媳总是拉着个脸,还在和她儿子聊天时,时不时拐弯抹角儿地说哪个同事的婆家有钱了、哪个同事的婆婆又给儿媳多少钱、哪个同事的公婆退休金高了,说人家男的都是家里父母的宝,都有父母去兜底、帮衬,怎么就她儿子那么的“例外”、结了婚父母就都不管了?
她儿子一开始还据理力争,说她怎么没有管?出着力带孙子了、做家务了,也没有闲着。
可儿媳眼一翻、嘴一撇,不是尖酸地说一句“那也算帮?谁家奶奶不带孙儿的”,就是把她儿子吵一顿,说娘俩站一队、把儿媳当外人。
也是因为儿媳脾气大,再加上她儿子也稀罕得不行,于是,儿媳再动不动嘟囔别人的婆家给钱、给买东西的事时,她儿子也不吭声了,以至于儿媳越来越不把她放在眼里,但凡哪里看不顺眼,想吵她就吵,甚至连“妈”都不愿喊了,只要她儿子在场,儿媳都是“你妈,你妈”地称呼她。
她看儿子护不住她,也不敢再向儿子吐苦水了,只能偷偷地给她老伴儿说,老伴儿心疼她,总共给她转了三万块钱,教她隔一段时间给儿媳一点,看在钱的份上,估计儿媳也不会那么挑剔了。
还别说,确实是这样,她最初两千、三千地给,儿媳是没那么严厉了,只是,看她有了钱,儿媳的胃口也变大了,有时候她给个五千,儿媳也没什么反应。后来,在儿子的哄说下,在儿媳过生日的那一天,她索性把剩下的钱一次性地都转给了儿媳。
02
这一次,因为钱的威力,儿媳对她两个多月都是好的态度,也很少挑她、说她了,只是,她不能源源不断地给钱,更不能次次都那么大的手笔,为此,儿媳和她的关系又慢慢地变了回去。
前一段时间,她孙子过一岁生日,她儿媳想在酒店里大办,让她通知老家的亲戚,她还没说一句“满月宴人家都随了礼了,这次就算了!咱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聚聚吧,也能省点钱”,结果儿媳当下就生了气,说就只是让她带孩子,她在那瞎使唤啥?她自己抠、不舍得就算了,对孙子怎么还那么小气?别人家做奶奶的都大大方方的,就她,从来到现在,生怕给孙子多花一分钱、吃亏了!
没有想到自己任劳任怨了一年多,还被儿媳这样说,她再也忍不了了,索性就把肚子里积攒已久的不满全都说了出来,之后扔下一句“你看不上我,那就让你妈给你带!要么你就花钱请个保姆”,再也不理了儿媳。
也是因为这次争吵,她和儿媳的关系到了冰点,她不想再去低声下气地讨好,更不想带着孩子还受着精神方面的摧残、怕自己的身体早晚会受不了,于是,考虑了几天后,她想出了这么一个招:回老家,每月给儿子和儿媳一点钱,至于孙子,想怎么带全看儿媳的了。
她很悲痛地说,“我也是真没别的办法了!你没有钱,带着孩子还会被看不起!光出力不行,不出钱,儿媳根本就好脸!这怎么能熬下去呢!她想要钱,那我就和老伴儿一起去挣点、给她点,不然,以后等老了,她肯定不会让儿子管我们老两口!”
我很直接地告诉陈阿姨,她这是在“助纣为虐”,儿媳不尊重她,儿子也不心疼她,她还上赶着去给钱花,这只会让她以后更加的痛苦和被动罢了。
又不是她不想带孩子、找各种理由去拒绝,更不是她兜里很有钱、但一毛都不愿给子孙花,是她儿媳不知感恩,挑三拣四,就算是以后单拿这事去说事,她也不是理亏的一方,有啥好补偿、好害怕的呢?
退一步来讲,就算她以后累死累活去挣钱,到时再每月给儿子和儿媳两三千,那儿子和儿媳就会感恩吗?就会看在这些钱的份上,善待晚年的她吗?
不可能的,现在都不体谅和心疼你的晚辈,怎么可能会在你的晚年突然就变好呢?
他们只会在你没有了用处、榨取不到利益时,找各种理由去抛弃你、厌嫌你、远离你。
所以,对老人来说,不要为了所谓的养老而过度付出,以及一味地讨好、包容子女,甚至是子女的伴侣,以后的事情谁都说不了、也没法儿保证。
子女体谅你,知道感恩,那你就在能力范围内多帮着点;子女拎不清、压根儿不知道心疼你,那你实在是帮着忙还特别的憋屈、压抑,就不要再强忍下去了。
要知道,现在都靠不住、不尊重你的人,以后更指望不了的。
发布于:河南省升阳配资-配资股网-安全配资网-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