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,有观点认为北约扮演了一个相当不光彩的角色。文章认为,北约对乌克兰的强力支持,已经使冲突延续到了第四个年头;如果没有北约的支持,乌克兰或许早已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。俄方在2022年2月24日以“特别军事行动”名义对乌发动战争,如今已控制乌克兰约三成国土,乌克兰基辅方面的强硬姿态也被认为是在代价高昂地继续对抗,导致损失不断扩大。到了2025年,俄罗斯控制的区域还在继续扩大,范围已不仅限于乌东部地区。
近些日子,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空袭策略发生了变化,重点转向打击乌克兰的电力系统和输电线路,从而让乌克兰处于更被动的局面。除了电力系统,俄罗斯还对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发动了空袭。利沃夫距离波兰仅有大约70公里,作为乌克兰与外部世界陆路交通的枢纽,它在北约对乌援助物资的转运中占据重要位置,因此其战略地位极高。据媒体报道,利沃夫还有乌克兰的米格-29维修厂,过去也有海外用户的米格-29战斗机在这里进行维护改造。
在俄罗斯对乌克兰西部城市发动空袭的同时,作为乌克兰邻国的波兰据称紧急派出战斗机进行监视,但北约对利沃夫空袭的直接军事干预仍显不足。波兰作为北约成员国,近年来大力提升军事力量,采购了包括美国研制的F-35A闪电II战斗机在内的先进装备,并且还从韩国购入FA-50轻型攻击机。尽管如此,最近几次事件中,波兰空军并未对进入其空域的俄罗斯无人机和巡航导弹进行拦截,暴露出北约在直接对抗俄方时的谨慎与顾虑。
展开剩余54%有多方信息显示,俄罗斯的无人机在执行对乌克兰打击任务时曾短时进入波兰空域;从波兰公开的信息看,这些越境都是短暂的,并非刻意要进入波兰领空,而是因乌克兰与波兰边境线错综复杂,航线选择时难以避免越过边界。除了波兰之外,俄罗斯无人机还被说曾进入罗马尼亚等北约成员国的空域,但罗马尼亚方面并未对其进行拦截。
现在出现了一种比较矛盾的情形:北约对俄罗斯采取了强硬态势,但在实际行动上却相对克制。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公开表示,在俄罗斯军机进入北约空域时,不应第一时间进行报复性拦截,而要对俄罗斯军机进行甄别和评估,这也被解读为北约不愿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冲突的态度。
总体来看,文章强调,尽管北约对乌援助强力且公开,但在面对俄罗斯的直接挑衅时,北约的军事行动往往保持克制与审慎。这种矛盾的态度,成为当前俄乌冲突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实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升阳配资-配资股网-安全配资网-配资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